地方专项计划是由地方政府和本地所属的重点高校共同推出的一项招生政策,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降低录取门槛,让更多的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其也是有一定的弊端的,相信同学们和家长对其好处和坏处有哪些还是非常的关注的,今天小编就带同学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以及具体的填报官网入口,供同学们参考!
地方专项计划,全称“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是由地方政府和本地所属的重点高校共同推出的一项招生政策。该计划旨在通过降低录取门槛,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提供进入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的宝贵机会,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提升这些区域的人才培养质量。
众所周知地方专项计划为了让更多的考生报考以及为考生提供更加优秀的教育资源,会通过适当的降低录取分数线来让考生报考,因此吸引了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选择,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考生在选择之后表示后悔选择了地方专项计划,这也是因为地方专项计划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以下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处与坏处,供参考:
一、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处
1、降低录取分数线:对于符合资格的考生而言,地方专项计划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可能以低于普通批次的分数进入较好的大学,尤其是对于那些接近分数线边缘的学生,这无疑是巨大的福音,因为这样可以通过比普通类考生更低的分数进入到自己心仪的大学。
2、体现教育公平: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好的教育资源来到城市,但是还是有很多家境一般的同学现如今还是在教育资源贫瘠的农村或者是山区就读,和城市的考生相比较,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资源都会大打折扣,该专项计划就是为了增加农村学生的学习机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让每一位有能力的学生都有机会改变命运。
3、专业发展与就业保障: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地方专项计划的学生毕业后可享受一定的就业优惠政策,例如优先推荐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回生源地工作,有的甚至提供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当然具体优惠政策还是需要根据所在省份而定。
二、地方专项计划的坏处
前面了解了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处,相信不少同学已经开始心动,其实不管是什么政策都会有其弊端,地方专项计划也是如此:
1、地方专项计划在专业选择上会有一定的局限,一般来说地方专项计划提供的专业选择范围可能较为有限,有时甚至需要服从调剂,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就业地域会有一定的限制,大部分项目要求毕业生按协议回到生源地或贫困地区工作,对于有志于在大城市发展的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让不少的地方专项计划的毕业生表示非常的不满,更是一度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地方专项计划。
3、竞争压力大,随着政策的普及,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学生加入竞争,使得地方专项计划的录取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地方专项计划唯一的优点降低分数线,也因为竞争激烈导致和普通类考生的分数相差无几,更有不少的地方专项计划的分数线高出本科线(一本线)很多。
因此同学们到底要不要选择地方专项计划还是需要根据个人未来规划而定,若能够接受地方专项计划的弊端,地方专项计划还是非常值得选择的,毕竟很多的同学会通过较低的分数就读全国顶尖的学校。
地方专项计划在哪报名
在了解了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坏之后,相信很多同学对于要不要选择地方专项计划已经有了清晰的认知,而在哪里报名成为了不少考生所关注的焦点,据悉,想要报考地方专项计划唯一的报名官网为各省教育考试院,如北京考生可登录“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官网,而广东考生则应访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官网通常会设有专门的“高考招生”或“专项计划”专栏,进入相关专栏,阅读详细的报名指南及时间表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即可报名。以下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全国各省地方专项计划报名入口一览表(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省市 | 网站名称 | 网址 |
浙江 |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 https://www.zjzs.net/moban/index/index.html |
宁夏 | 宁夏教育考试院 | https://www.nxjyks.cn/ |
内蒙古 |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 https://www.nm.zsks.cn |
湖南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 | https://www.hneao.edu.cn/ |
北京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https://www.bjeea.cn |
安徽 |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https://www.ahzsks.cn/index.htm |
湖北 | 湖北招生信息网 | http://zsxx.e21.cn/e21html/ |
西藏 | 西藏教育考试院 | http://zsks.edu.xizang.gov.cn/ |
天津 | 天津招考资讯网 | http://www.zhaokao.net |
云南 | 云南省招生考试院 | http://www.ynzs.cn/ |
新疆 | 新疆招生网 | http://www.xjzk.gov.cn/ |
山西 | 山西招生考试网 | http://www.sxkszx.cn |
陕西 | 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 http://www.sneac.com/ |
上海 | 上海教育考试院 | http://www.shmeea.edu.cn |
山东 |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 http://www.sdzk.cn/ |
四川 |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sceea.cn/ |
青海 | 青海省教育考试网 | http://www.qhjyks.com/ |
黑龙江 |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 http://www.lzk.hl.cn/ |
辽宁 | 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 http://www.lnzsks.com/ |
江西 |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jxeea.cn/ |
江苏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jseea.cn |
吉林 | 吉林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jleea.edu.cn/ |
河北 |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hebeea.edu.cn |
河南 |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heao.gov.cn/ |
广西 | 广西招生考试院 | http://www.gxeea.cn/ |
甘肃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ganseea.cn/ |
福建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 http://www.eeafj.cn/ |
贵州 |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 http://www.eaagz.org.cn/ |
重庆 |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 | http://www.cqksy.cn/site/index.html |
广东 |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 http://eea.gd.gov.cn/ |
海南 | 海南省考试局 | http://ea.hainan.gov.cn/ |
详细的报名流程如下:
1、考生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包括户籍、学籍等要求,具体条件可参照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
2、符合条件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所在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进行报名。
3、完成志愿填报后,考生需仔细核对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并按照系统指引进行确认,以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录取。
为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地方专项计划,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全国地方专项计划学校的名单,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95所地方专项计划学校,其中北京市有24所,江苏省有11所,上海市有9所,以下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地方专项计划的学校名单一览:
序号 | 院校名称 |
1 | 北京大学 |
2 | 北京化工大学 |
3 | 北京林业大学 |
4 | 中国传媒大学 |
5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7 | 上海财经大学 |
8 | 江南大学 |
9 | 厦门大学 |
10 | 东北大学 |
11 | 华中科技大学 |
1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3 | 重庆大学 |
14 | 西南财经大学 |
15 | 陕西师范大学 |
16 | 北京交通大学 |
17 | 中国政法大学 |
18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9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20 | 复旦大学 |
21 | 华东师范大学 |
22 | 中国矿业大学 |
23 | 浙江大学 |
2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6 | 南京理工大学 |
27 | 黑龙江大学 |
28 | 郑州大学 |
29 | 贵州大学 |
3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3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32 | 南京师范大学 |
33 | 清华大学 |
34 | 北京邮电大学 |
35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36 | 中央财经大学 |
37 | 南开大学 |
38 | 华东理工大学 |
39 | 南京大学 |
40 | 南京农业大学 |
41 | 山东大学 |
42 | 吉林大学 |
4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44 | 湖南大学 |
45 | 西南大学 |
46 | 西安交通大学 |
47 | 兰州大学 |
48 | 北京科技大学 |
49 | 华北电力大学 |
50 | 北京语言大学 |
51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52 | 同济大学 |
53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54 | 河海大学 |
55 | 合肥工业大学 |
56 | 电子科技大学 |
57 | 北京理工大学 |
58 | 西北工业大学 |
59 | 上海大学 |
60 | 湖南师范大学 |
61 | 云南大学 |
6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3 | 北京工业大学 |
64 | 福州大学 |
65 | 中国人民大学 |
66 | 中国农业大学 |
67 | 北京师范大学 |
68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69 | 天津大学 |
70 | 东华大学 |
71 | 东南大学 |
72 | 中国药科大学 |
73 | 中国海洋大学 |
74 | 东北师范大学 |
75 | 武汉理工大学 |
76 | 中南大学 |
77 | 四川大学 |
7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7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80 | 东北林业大学 |
81 | 华中农业大学 |
82 | 中山大学 |
83 | 西南交通大学 |
84 | 长安大学 |
85 | 大连理工大学 |
86 | 武汉大学 |
87 | 华中师范大学 |
88 | 华南理工大学 |
8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90 | 大连海事大学 |
91 | 苏州大学 |
92 | 广西大学 |
93 | 西北大学 |
94 | 西南政法大学 |
95 | 四川农业大学 |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